您的位置 首页 > 整形整容

权威专家讲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实行“乙类、乙级管理”乙类传染病速记

国家卫生健康委26日发布公告,自2023年1月8日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由“BA类管理”调整为“BB类管理”。这是自2020年1月20日我国开始实施严格的甲类传染病防控措施以来,疫情防控政策的又一次重大调整。

“乙类、甲类”的监管政策已实施近3年,此次为何调整为“乙类、乙级”?政策调整的主要依据是什么?调整是否意味着防控力度减弱?调整会带来哪些变化?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特邀权威专家、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冠肺炎应对处置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第一时间回应了公众关切。

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由“乙级甲等”调整为“乙级乙类”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答:分类管理始终是我国传染病防治的策略,实行动态调整。依法科学管理始终是我国应对传染病工作的基本方针。

目前,我国法定传染病共40种,其中甲类传染病2种、乙类传染病27种、丙类传染病11种。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等。乙类传染病包括新冠肺炎、非典、艾滋病等。其中,新冠肺炎、非典以及炭疽、肺炭疽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丙类传染病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流感等。

将传染病由“BA级管理”调整为“BB级管理”,需要具备相关条件,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根据对病原体和疾病的性质、危害性、人群的免疫力和卫生系统的抵抗力、疫情的现状和未来趋势、专家的智慧和中外经验,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作出决定。

从法律层面看,当传染病可能对公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时,国家可以对公民和社会采取高强度的干预措施。但是,当传染病对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减轻,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减轻时,国家应当动态调整干预措施的强度,确保传染病防控措施因时因势而优化调整。

当一种新发传染病出现时,由于对其病因、流行病学认识不足,其传染性、致病性及病原体变异特点尚不明确。为了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我国对2003年的非典、2005年高致病性禽流感、2009年甲型H1N1流感等新发传染病的有效经验是,第一时间将其划为乙类传染病,但实行甲类传染病控制措施。但随着对疾病及病原体流行规律研究和认识的不断深入,临床治疗方法、疫苗和药物的研发应用,有效防控措施的不断积累,曾“乙甲”的SARS、禽流感又回到了乙类传染病控制措施,而甲型H1N1流感则被纳入流感,按丙类传染病进行监测和管理。

问:有网友认为,此次调整意味着防控力度减弱,将导致疫情蔓延速度加快、范围扩大。请问这是真的吗?未来疫情防控的重点将是什么?

答:调整后,对感染者及密切接触者的隔离、疫区封锁、交通工具卫生检疫等防控措施都会做相应调整。对于乙类传染病,一般不再要求对传染源和密切接触者进行严格隔离管理。因此,在防控措施调整初期,可能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增多的情况,从而导致药品供应不足、民众恐慌。为此,我们正在积极编制这些风险的应对预案,确保调整平稳过渡。

当前,要把工作重心从感染防控转向医疗救治,目标是保障健康,防止重症病例发生,确保防控措施调整过渡平稳有序。特别要重视对老年人、有基础疾病者等高危人群的疫苗接种、个人防护和感染后及时治疗,最大限度减少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

为有效防范风险,需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疫苗接种,特别是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二是加强药品供应。三是通过线上健康咨询、合理用药科普等方式,鼓励有条件居家隔离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病例优先居家隔离治疗。四是完善医疗机构分级诊疗机制,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加强基层诊疗能力建设,统筹做好新冠病毒感染者救治和日常医疗服务保障工作,尽力不影响正常医疗服务。五是做好风险沟通,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倡导。就健康监测、个人防护、居家合理用药、垃圾处理等提出建议,帮助公众了解用药方法、何时就医、到哪里就医等具体问题,促进公众理性、平常心应对新冠疫情。六是关爱医护人员和维持社会经济日常运转的人员,合理安排工作。 七是加强对病毒变异、病情严重程度、医疗资源使用情况的监测,尽量避免出现医疗资源挤兑的情况。

问:病毒变异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政策调整是否意味着我国已完全恢复到疫情前状态?

答:根据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传播性、致病性、感染导致的重症和死亡情况以及国际疫情形势的变化,决定由“BA级管理”调整为“BB级管理”,是为了更好适应疫情防控新形势和变异毒株新特点,高效利用防控资源,更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保障正常生产生活,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国内疫情总体处于快速上升阶段,由于人口流动性、人口密度、人群免疫水平等差异,各地疫情高峰时间会有所不同。未来,各地将继续直面疫情压力。一方面,政府部门、卫生健康系统等将继续按照法律规定和职责,做好相关防控和救治工作,千方百计减少重症、减少死亡,维护人民健康;另一方面,特别要求公众做好个人防护,继续配合落实相关防控措施,减少流动和聚集,短期内减轻疫情高峰对医疗资源的影响。

问:为什么说我们已经具备调整为“B级乙级管道”的基本条件了?

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由“BA级管理”调整为“BB级管理”,是汇集专家智慧、借鉴国内外经验、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作出的决定。应该说,当前人类对新冠病毒和疾病的认识进一步加深,疾病危害性降低,有效疫苗和药物供应充足,应急处置能力提高,都为这次调整创造了条件。过去三年的抗疫工作也为调整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性明显减弱。国际和国内监测数据均证实,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致病性和毒力较原始毒株和其他值得关注的变异株均明显减弱。

二是新冠疫苗接种得到普及,截至目前,全国累计接种新冠疫苗超过34亿剂,疫苗覆盖率分别超过92%和90%。

三是医疗救治能力提升。通过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增设发热门诊,增加定点医院重症监护床位和ICU,以及相关治疗设备、物资,统筹做好新冠肺炎感染者救治和日常医疗服务保障。

第四,我国有能力生产和供应抗新冠病毒药物,包括中药和西药。

五是公众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进一步提高,自我防护能力逐步提升。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居家治疗指南》的发布和常用居家治疗药物的普及,无症状感染者、轻症病例可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居家监测和对症治疗。

政策调整后,要克服自满情绪,特别重视病毒变异监测和医疗资源使用情况监测,切实做好保障健康、减少重症、减少死亡的工作。(白剑锋)